在福山農莊看見溫暖的曙光-校長種的菜

座落於新北市烏來區深山的福山國小是一所標準的迷你小學,全校連同幼稚園在內,只有不到40位學童;福山村居民大多數是泰雅族,與其他部落相同,這裡的居民面臨著台灣原住民常見的困境-部落經濟凋零、低就業率、毒品酗酒、教育資源匱乏、中輟生比例偏高。然而,2006年開始,在福山國小退休校長黃美玲的號召下,以「教富計畫」的行動在福山村展開,從開始的孤軍奮戰,到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消費者兼義工加入計劃的行列,福山村的未來,慢慢的見到一絲曙光……

  • Name: 福山國小退休校長黃美玲
  • Location: 新北市烏來區

福山農莊成立的動機福山村設籍近六百人,其中80%為泰雅族原住民。村裡學童資質敦厚,但高中生輟學率卻很高。家庭經濟力的不足是學生輟學的主要原因,籌措學童的教育資源就是福山「教富計畫」的起源。

教富計畫的雛形

「福山村的地形、氣候、水質都很好,不用噴農藥、施化肥,種出來的作物就能又多又好吃,不種真的太可惜了,簡直是辜負上天給我們這麼好的環境!」就是這樣一個「單純」的念頭,開啟了「教富計畫」的雛形,黃校長於是決定退休後繼續留在福山村,帶著村民們一起耕作。

生產者的堅持

一開始,黃校長就決定用天然的方式來耕種,「我們種出來的菜,是要提供給消費者食用,如果用了化學的東西,傷害了消費者的健康,我的心裡也會不安;再來福山村位於水源區,所使用農藥絕大部份會滲到水溝、河川,最後污染到全台北人的飲用水;我一向要求學生做事要做幫助人家,不要做害人家。」黃校長解釋她的想法的。

2006年下旬,將要退休的黃校長遇上熱衷公益的John,透過John的從旁協助,兩人一同擬家了「教富計畫」的架構與內容,計畫透過教導原住民種植有機作物,運用農作的收益改善村民環境,同時蓄積村內教育與公益的資金;於是黃校長在山上專心耕種,輔導弱勢的原住民家庭,John則負責尋找企業支持,並將福山農莊的產品與理念行銷出去。於是從2007年開始,黃校長說服九位原住民正式投入南瓜種植的工作,計畫用光泉贊助的牛奶當作營養液,種出不用農藥與化學肥料的優質南瓜,「結果第一年遇到病蟲害,沒有什麼收成,參與的原住民因此很洩氣,甚至回去做零工,但我還是決定堅持下去。」

隔年黃校長的堅持,終於換來令人欣慰的成果,收成逐日增加也感動了福山村民,原本嚴重酗酒的原住民也因為穩定的工作與生活作息,漸漸學會遠離酒精,黃校長得意地跟我們分享幾個案例:「第一個農民有很嚴重的酗酒問題,每個月要花掉六千到一萬的酒錢,參與耕種一年以後,改了很多;接著又來了一個村子裡酗酒最嚴重的,以前我每天看到他都是喝醉的樣子,現在戒掉了九成。」

牛奶蔬菜的秘密

從南瓜開始,黃校長開始帶領族人們嘗試種植更多樣的蔬菜瓜果。為保護福山村的土地和台北市飲用水質,校長絕不使用化肥和農藥,選擇使用光泉牛奶來發酵製作的液態肥料。「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用牛奶發酵的液肥,很多人都說我的菜有牛奶的香味和甜味。」黃校長帶著驕傲的笑容道來。福山村坐落於深山中,高山峻嶺自然成了天然的屏障,因此福山農莊的蔬菜,全都是露地栽培,蔬菜的二次代謝產物飽滿,消費者不但享受到濃郁的菜肴美味,一般溫室栽培所欠缺的二次代謝產物保妳身心健康。「菜要好吃的關鍵就是日夜溫差大,且歷經過風吹雨打的鍛鍊」黃校長透漏了福山蔬菜的秘密。福山的蔬菜們每天都能伴著鳳蝶和蜻蜓享受陽光日曬,海拔高自然讓夜間溫度比平地低,地形優勢造就了福山蔬菜的與眾不同。